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郑祺)10月11至21日,国际电信联盟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研究组全会召开,由我校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能成团队代表中国牵头制定的ITU-T国际标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服务的功能和元数据》完成编制工作,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审议通过。
此外,在本次全会上,由我校陈能成牵头、杜文英等参与提案的《基于ICT技术的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评估关键指标集》国际标准成功立项。陈能成团队牵头的在研国际标准《灾害监测系统的功能框架和需求》和《灾害监测系统的感知能力元模型》,就技术方案与各方达成一致。
当前,全球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正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时空信息服务的功能和元数据》国际标准面向智慧城市中人、事、物对时空信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明确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划分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服务的类型,规定了每种服务的功能及元数据。该标准于2017年3月立项,历时四年半,在中国信科、中国联通、中兴、武汉大学等国内参与单位,以及阿联酋、埃及、沙特、新加坡等成员国的大力支持下,我校陈能成、胡楚丽、陈泽强、张翔和杜文英,同济大学肖长江,以及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桑梓勤的通力合作下,该标准得到智慧城市研究组全会各成员国和参与单位的一致认可并得以通过。该标准对全球智慧城市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标志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国际电联上实现了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新立项国际标准《基于ICT技术的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评估关键指标集》,是ITU-T智慧城市评估系列标准在城市防洪能力方面的细化,能够用于全面评估全球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意义重大。由杜文英、陈泽强、陈能成等编辑的在研国际标准《灾害监测系统的功能框架和需求》针对灾害事件的协同感知问题,提供协同感知总体技术方案,定义协同感知的功能框架和具体需求,为城市灾害事件综合感知的空天地多观测耦合提供架构基础。由胡楚丽、王珂、陈能成等编辑的在研国际标准《灾害监测系统的感知能力元模型》,针对传感器能力的信息表征问题,定义涵盖感知广度、深度、频度、质量和数据等五方面的传感器能力表征,为空天地传感器的高效发现和协同规划等奠定信息模型基础。上述四项国际标准研制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多尺度综合感知技术与体系”项目资助。
据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发、标准规范制定、技术成果转化、产品应用推广、产业示范的重要基地。国际电信联盟是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联合国机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包括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无线电通信部门和电信发展部门,电信标准化部门制订的标准,在国际信息通信标准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次全会吸引了来自全球近200位专家参加。